公元前4世纪,随着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古希腊文明在欧、亚、非大陆广泛传播。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位于欧亚文明十字路口的阿富汗出现了一座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希腊式城市——阿伊哈努姆(City Site at Ai-Khanum)。

20世纪60年代,法国驻阿富汗考古调查机构(DAFA)发掘了阿伊哈努姆城市遗址。阿伊哈努姆城址是中亚希腊—大夏王国城市遗址。位于今阿富汗东北边境昆都士城东北,喷赤河与科克恰河汇流处,地处军事要冲。宫殿、神庙、竞技场,科林斯柱、希腊碑文、神像雕塑,这座拥有希腊化城市所有标志的城址,为研究位于阿富汗境内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公元前2世纪)的面貌提供了考古实证。


阿伊哈努姆城址平面图

如今,宫殿、竞技场、神庙,在岁月风雨的侵蚀下已经无法看到全貌,但散落在河岸边残损的神庙柯林斯柱和棕榈叶形宫殿瓦檐,依然可以帮助我们想象这些昔日建筑的恢宏壮美。


柯林斯柱头
陶制瓦檐


在宫殿北侧基尼斯神庙中,出土了石灰岩制成的希腊语铭文碑座。

碑座上左侧四行铭文写道:“古老的神谕献给神圣的德尔菲神殿。克莱尔乔斯认真抄写神谕,并带到远方的基尼斯神庙,镌刻于神庙,照耀着神庙。”

铭文中所述德尔菲被希腊人认为是宙斯用神鹰选定的“地球之脐”,位于距雅典150公里的帕那索斯深山里,由阿波罗太阳神庙、雅典女神庙等组成。德尔菲神庙是阿波罗昭晓神谕的地方。德尔菲神谕,因而成了古希腊人的生活向导和精神支柱,深刻地影响了希腊的文化和历史。

碑文右侧五行即是德尔菲神谕,意为:“童年时,听话;青年时,自律;成年时,正义;老年时,智慧;死去时,安详。”


希腊语铭文碑座


进入神庙,有这样一幅银鎏金的图像饰板,描绘了古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和胜利女神妮可乘坐狮子拉着的战车的情景。画面呈现巴克特里亚多元文明碰撞的典型特征。战车上的西布莉女神和妮可女神源自希腊文明,祭司赤脚撑伞的祭祀源于两河文明,巨轮高扶手战车具有波斯阿契美尼德式样,而多级高阶梯祭台则体现了叙利亚和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非常有趣的一种推断是,中国西汉末期开始流行的西王母崇拜,可能源自西布莉女神。


二女神战车图


神庙圣所里还出土了一具长骨雕刻的女子像,双臂是外接的。女子身体上残留着黑色和红色颜料。五官、体形、眉心一点及颈部吊坠都具有印度特征。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流行塑造女性形象,但这种造型比较罕见,学者们推测,可能是生殖女神。


女子雕像